阅读点关注,军营不迷路。
人生中有4大喜事:久旱逢甘露,他乡遇故知,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。而在部队,同样有4大喜事:比武拔头筹,加班无材料,周末逢串休,工资上涨时。
(资料图)
尤其是工资上涨时,可以说,每年工资上涨都是不少战友热议的话题。然而,涨工资可不是说来就来的。
在此,笔者也特此声明,本账号非官方机构,对于工资何时到来,多大阵仗,尚无发言权。不过,据各种小道消息与种种迹象表明,涨工资或许就在路上。何时到账,入袋为安,只是时间早与晚的问题。
然而,有句话,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其无。”对于涨工资一事,近一段时间不少人已经将此消息做为一种真实的存在,而开始传得沸沸扬扬。
而且,个别人员,已经开始表示不满,并在评论区留言:不能再涨了,否则,让我们这些人等情何以堪。对此,我则直接回怼:战争来了,你优先上。
尽管,涨工资的时间与额度,个人无法做出定论。但结果无非就是涨与不涨。关于如何看待这一问题,在这里还是想多说几句。
想起那句话,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。为何要这样说?2018年从部队离开,到入驻私企,再到返聘至人武部门,个人已经先后经历了3个工作岗位。
虽然不多,但却很具有代表性。就个人亲身经历,及与其他人交流来讲,在部队服役所拿的工资,一直都是稳中有升的,纵使中间会稍有停顿,但从没有迟发或者降薪这一说。
就退役金而言,绝大多数都是在当月10日准时发放,而在此之后发放的,基本上是不存在的。仅这一项,照比其他一般单位,差距已经体现得非常明显。
不仅要看到这一点,再者,或因口罩原因,有的地方事业单位,已经持续将近半年,甚至更长时间,未及时发放工资。
而有的单位,还是体制内,属于公务员队伍里面的,在某个时段,工资也是未能做到原工资额的100%发放。
至于私企,由于直接与效益相挂钩,效益不好的时候,且不要说准时发工资,能不能正常发下来,都是一个未知数。
相比之下,这次工资无论是否上涨,涨幅大小,涉及哪类人员,大凡穿过军装的人,都应心怀感恩。
所谓,知足常乐。知足在于,毕竟,我们还能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;而常乐则在于,组织还是一直想着我们这些穿军装或曾穿过军装的人,尽管,有时心有余而力不足,也是客观情况决定的。
常言道,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。一句话揭示的是先苦,后甜的成长规律。在部队,说不苦,那是假的。每天的体能训练、加班加点完成训练任务等等,就是实证。
但要说得不到成长,同样,也不现实。而且,在部队成长,也同样符合“先苦后甜”的成长规律。在部队所吃的每一份苦,都是能得到实实在在回报的。
换句话说,在部队干得时间越长,虽然,年纪会越来越大,但可供选择的路,也是越来越宽的。当然,随之而来的福利待遇也是越来越好。
就以之前,自己在营当教导员时,营部的文书面临套四为例。家里人,还有我本人都建议他,再干四年,而他却执意离开。几次动员无效后,那位文书还是离队了。
结果,没出一年,跟我聊天时,不止一次提到未套四后悔这件事儿。倘若,那位文书成功套四,尽管不一定是文书岗,但摆在眼前的好处还是很多。
诸如,能拿四年的高工资,可以得到延期的机会,增加了选择逐月这条路,综合量化评分会得到提高,而且,拿退役金也要比之前多拿个将近10万块,再加上多干4年所拿的高工资,综合来讲,性价比还是蛮高的。
因而,之前有许多年轻的战友,都咨询过我该如何早些离队的问题。做为个人,我基本都是清一色地建议他,能长干还是要长干。
的确,不可否认,有些想离队,有的因为家庭原因,身体原因还是地方工作性质等原因,并不完全是冲着工资来的。
但我的建议则是,从准备分配到部队,正式参加工作伊始,就有必要给自己建立一个“进可攻,退可守”的长干模式。
在部队,要相信一点:只要有一颗想进步的心,并且日常工作也得到组织认可,组织早晚都会考虑到个人的成长进步,关键是自己能否“熬”住,“熬”住你就赢了。
当然,除却工资这一项之外,部队还是有很多值得长干的地方。倘若做好了权衡利弊,做好了在部队长干所涉及的家庭、能力、心理及身体准备的情况下,选择长干,肯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很赞同一句话,舒适圈也是你一点一点打下的江山,呆在舒适圈没有什么可丢人的。我享受得理所当然。
有一段时间,个人在单位工作期间,跟一位同事聊天。当那位同事得知我,每个月领着将近1万元的退役金,而且,返聘到现在的单位,还拿着将近5000元的工资时。立即冒出一句:“这不都成你的了吗?”
而当最近听说,涨工资的消息,又加了一句:“钱那么多,能花得完吗?”对此,我只是笑了一笑,心想,“能不能花完,跟你也无关。”
从法律依据来讲,《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》规定,国家已经建立军人工资待遇正常增长机制。所以,增加军人工资,属于国家行为,合情合理合法,很正常。
就个人体会而言,想说的是,现在你们看到工资增加了,但当兵的人在部队服役期间:
远赴外地演习,将近大半年风餐露宿,有家回不了,你在干嘛呢?
练兵备战时,几乎天天1个5公里,每次都是汗流浃背,你在干嘛呢?
机关加班,说一宿不睡,就一宿不睡,加班至凌晨很正常,你在干嘛呢?
营连主官,每天都承受着所在单位各种安全隐患,所带来的心理压力,还有上面千条线、下面一根钱的工作压力,你又在干嘛呢?
而且,类似这样的情况,身在部队服役的军人,至少要持续在16年以上,甚至更长的时间,才能换得所谓的“安逸”与“舒适”。
或许,你会认为,这不就是你当兵应该干的吗?
但我要说的是,若遇到急难险重任务,随时面临生命危险,讲真,谁愿意去?没有人。但对当兵的人来讲,这是使命所在,没有条件可讲,免费也得上。
如换他人,没有这一责任,或许给一百万,也不想试一下。而在当下,不打仗不就是一支军队最大的潜在价值和作用吗?
另外,你也许还会抱怨,在地方我也加班、也当社畜,为何就没有这样较高薪资的回报呢?
答案是,如果要抱怨,请抱怨没有选择更好的成长发展平台,这必然意味着,难以得到与劳动付出呈正比的结果。
尽管,工资上涨的趋势已经很明显,涨幅也有了一定的眉目。但极个别人员仍对这次调资幅度颇为觉得,步幅还不够大。
其实,对于部队这一收入稳定,增涨有限的职业来讲。在财务打理上,一味地强调开源,已经没有实在意义了。更为恰当的方式,就是要做好节流工作。
现实当中,我们往往都会有这样的体会,工资没上涨之前,其实过得也挺好。正如,个人当学员时,第1个月的津贴仅为60元,但紧巴地点儿花,1个月下来,也够花。
而当大四,每个月津贴涨到200元时,反而,觉得想买点儿什么都买不了,或者,刚一到手就没了。
仔细想一下,物价上涨是客观存在的。但从主观来讲,还是个人的消费欲望增强了。
之前听过一个笑话,天天粗茶淡饭,每个月的退役金足够了。倘若,每天追求山珍海味,再来一份退役金都不够。
因而,总是自认为钱多与钱少,有时跟个人的消费欲望有着很大关系。假如,这次涨工资的幅度,远远落后于个人消费预期的额度,依然体会不到工资增加的乐趣。
所以,在工资增涨尚未完全明确,或者增涨有限的情况下,先不要去美化没有走过的那条路,高高兴兴打好手上分得的牌。
日子没有简单的,熬住才能出头;生活没有容易的,扛住才可po局。我们所能恰逢涨工资的日子,都包含着对我们曾经过往的褒奖。
@职路施语,18年老兵,18年真心话,为你分享有趣有料的军营职场故事。
关键词: